我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各种不同的地方戏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大家庭,作为深受更多戏迷喜欢的戏曲之一黄梅戏也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关于黄梅戏的表演形式今天咱们一起深入挖掘一下! 初学黄梅戏的时候,身段功主要学的是京剧,从圆场到手、眼、身、法、步,讲究的是一个“圆”字,很“职业”也很“炫”、很“美”。我们那时天真地以为,学好了这些功夫就可以“天高任鸟飞”地去演戏了。后来一上台,才感到不是那么回事。黄梅戏的表演比京剧的表演要自由得多,但决不是简单得多。京剧等一些古老剧种有较为严格的程式,手段多样,材料丰富,有独特的审美趣味。黄梅戏则更多地接近生活,对于程式——自己的或学来的,都只当是表演时可供选择的材料,决不能死抱着某一形式不放。这一特点使黄梅戏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当然,黄梅戏的表演也有审美方向的把握,有“文化定位”。这就是质朴性、大众性。 1、质朴性:人们一般认为黄梅戏是从采茶、花鼓等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民间小戏,也有人认为除此之外还有青阳腔的直接渊源。民间歌舞也好,青阳腔也好,都是以质朴为特征的艺术品种,黄梅戏继承并发扬了它们的质朴性,形成自已的审美情趣。我认为,质朴性不仅仅是指表演方式接近生活,更重要的是在于质朴性中含有“本真”的意味,这使黄梅戏的表演有了现实的基础和当代的品格,也与浮华、外在、“洒狗血”划清了界限。 2、大众性:黄梅戏的大众性体现在追求观众群的最大化上,在雅俗之间找寻更多的共同点。作为演员,让很多的观众说“好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黄梅戏的表演,以生活化为基础,吸纳戏曲程式中的活力,有生命感的技巧,受众面比较宽。大众化是一个顺应时代的、在变化着的概念,一百年前的“大众”与今天的“大众”,欣赏艺术的口味是有差异的,所以,黄梅戏表演艺术追求的大众化,一定是发展的、进步的。 关于黄梅戏的一些小知识已经全部在这里为大家展示了出来,能给带给你非常不一样的体验感,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加入进去体验更多的精彩内容。
- 推荐文章
-
- 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周末剧场本周演出节目预告(2024-12-31)
- 黄梅县黄梅戏剧院举行2021届黄梅戏学员学习成果展示暨内部考试(2024-12-31)
- 青春版红丝错1月1日至8日好人剧场演出(2024-12-31)
- 迎新演出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青春版红丝错首演倒计时(2024-12-31)
- 艺术之光讲座浅谈黄梅戏严派艺术(2024-12-31)
- 经典黄梅戏徽州往事在海南省歌舞剧院精彩上演(2024-12-31)
- 经典黄梅戏女驸马唱响海口(2024-12-31)
- 经典罗帕记亮相昆山(2024-12-31)
- 第十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市民开放日公益赠票 黄梅戏八斗湾青铜恋歌(2024-12-31)
- 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杨俊将做客金声玉振(2024-12-31)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