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原称黄梅调,又叫采茶调,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黄梅县的紫云山和龙平山从前都是产茶的地方,每年谷雨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边采茶边编唱民歌,而成了有名的歌乡,而这些民歌总称黄梅调。 黄梅调在流行过程中,和民间歌舞慢慢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主要在元宵灯节时活动,所以又称花灯。清道光前后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形成以演唱“两小戏”(小生、小旦)、“三小戏”(加小丑)为主的民间小戏。后吸收徽调和流行在安庆地区青阳腔的音乐和表演艺术,演出了大戏。由于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口音的讲唱,逐步形成了独特风格,故被称为“怀腔”,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1926年,黄梅戏从农村唱进安庆古城,黄梅戏逐渐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在安庆发展壮大。出现了常年不散的班社,产生了职业艺人,剧目、表演、音乐等也有发展,并取消帮腔,试用京伴胡奏。但很长一个时期,都以“三打七唱”(打击乐三人,演员七人)为主,设备简单,一个班子的服装、道具、锣鼓,一担箩筐就可以挑走。1949年后,黄梅戏得到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一跃而为安徽的地方大戏
- 推荐文章
-
- 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周末剧场本周演出节目预告(2024-12-31)
- 黄梅县黄梅戏剧院举行2021届黄梅戏学员学习成果展示暨内部考试(2024-12-31)
- 青春版红丝错1月1日至8日好人剧场演出(2024-12-31)
- 迎新演出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青春版红丝错首演倒计时(2024-12-31)
- 艺术之光讲座浅谈黄梅戏严派艺术(2024-12-31)
- 经典黄梅戏徽州往事在海南省歌舞剧院精彩上演(2024-12-31)
- 经典黄梅戏女驸马唱响海口(2024-12-31)
- 经典罗帕记亮相昆山(2024-12-31)
- 第十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市民开放日公益赠票 黄梅戏八斗湾青铜恋歌(2024-12-31)
- 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杨俊将做客金声玉振(2024-12-31)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