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黄州
黄梅戏的发展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着的一组小戏...
2024-12-31 浏览: 0
- 推荐文章
-
- 黄梅戏艺术期刊入选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2024-12-31)
- 黄梅戏女驸马智慧与勇气的传奇故事(2025-03-31)
- 黄梅戏唱腔的艺术魅力与传承创新之路(2024-12-31)
- 黄梅戏功臣榜丛书之三之四出品面世(2024-12-31)
- 黄梅戏作曲人才培养项目师生作品演唱会在滁州举行(2024-12-31)
- 黄梅戏作曲人才培养班毕业作品汇报演出在即(2024-12-31)
- 经开区黄梅戏进校园专场演出走进中兴小学(2024-12-31)
- 百年典藏戏曲百辑修复完成(2024-12-31)
- 琼音唱响深圳晋梅花开南粤(2024-12-31)
- 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春节楚剧黄梅戏演出信息(2024-12-31)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