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黄州
黄梅戏的发展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着的一组小戏...
2024-12-31 浏览: 0
- 推荐文章
-
- 傅谨教授贴近国民才是戏曲艺术发展的未来(2024-12-31)
- 余三胜轶事首次献演中国黄梅戏艺术节(2024-12-31)
- 何春旺小小鼓槌定乾坤(2024-12-31)
- 何培做好新生代本土戏曲导演(2024-12-31)
- 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访黄梅戏蕲河汉子编剧周雅清(2024-12-31)
- 今年的黄梅戏展演周 把黄梅戏梅花奖演员请回家(2024-12-31)
- 今年安庆黄梅戏周梅花奖演员要回家(2024-12-31)
- 京剧锣鼓在黄梅戏中的运用(2024-12-31)
- 于繁华中坚守自我评黄梅戏不越雷池(2024-12-31)
- 严凤英永远和黄梅戏同在纪念严凤英诞辰七十周年(2024-12-31)
- 热点资讯